怎么实现转?“转”是保证企业未来目标愿景达成的手段或措施。
1、转的原则。
首先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第二做数字化转型要明确转型目标,该做哪些事,解决什么问题,产生什么效果,预先要有分析要有考虑。要从思想上、从认知上真正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和方法,提高企业全体人员的认知,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员的认知,转变思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数据为资产,以技术为手段,以人才为依托,构建能快速满足客户需求的支持业务创新的技术平台体系,支撑客户服务和业务创新。
2、转的基础是什么?
转的基础是数据,数字化就是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收集企业日常运营和创新所需的数据;客户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数据;市场变化数据;行业趋势数据等等,形成企业日常运营的全景图、客户全景图、产品全景图、市场变化及行业趋势全景图等,通过数字化手段挖掘数据的价值,从而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创造新的业务模式。
3、转什么?
应该转那些有瓶颈、有痛点、有难点的环节和链条,才算是抓住核心,也有利于集中人财物资源,抓住那些关键、重要的问题进行解决。比如企业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工作资源、客户服务、全方位体验、创新能力、产品研发、技术能力、服务交付等,通过调研和自查,把痛点、瓶颈、诉求、问题梳理出来,确定转型的范围和方向,才能有效推动这项工作,有针对的解决转什么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运营水平。
4、配套转什么?
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业务运行是有机关联的,凡是环节之间有联系的业务链条和管理支持环节,都是应该梳理的对象。思考业务现状关联方式的优缺点,勇于突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的思维局限,运用“不破不立”的主动改革思路,一切以更好的运行和支撑作为梳理分析的牵引动力,“庖丁解牛”式的找到问题的根源,逐步剔除一切不合理的环节和因素,做到以客户为中心,高效为业务赋能。
5、如何转之“规范化、全联接”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简单问题规范化”,只有规范业务运行流程,明确环节之间的信息交换内容和格式,只有规范的格式和内容信息,才有可能实现数据信息的数字化、结构化的定义,也才有可能支持信息在流程链条上的全连接。通过全连接,完成高效的信息流转,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实现优质的客户服务,帮助企业建立新的互动模式,完成数字化、智慧化的转型。
6、转的激励是什么?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对于那些敢于做数字化的人要给一些包容,不要怕出错,这是试错,试错以后快速迭代,它是在探索中去前进。另外就是建立清晰的激励机制,从考核和薪酬奖励上真正向奋斗者倾斜,赋予积极做事、敢于奔跑的人更多动能和支持。
塑什么型?这是企业应该深思的问题了。企业需要什么“型”?“型”是对未来业务运行目标的一种图景想象和设定。此处所说的“型”其实就是企业希望数字化转型之后的一种目标愿景或者期望。这里的型可概括为“对内强己、赋能员工、对外共赢”:
1、对内强己
聚焦在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流程贯通与全连接,资源可视全过程透明管理,风险可控。这个维度的内容是要关注并且补齐自己的短板,打造强大的自身。
2、赋能员工
通过移动设备、先进技术和工具、增值培训、平台支持,帮助员工实现能力的提升和拓展,同时也能延伸员工本身对企业、对设备、对客户的感知和反应,更好的支持前线作战和为业务凝心聚力。
3、对外共赢
新兴技术使企业能够通过与客户围绕互利机会合作,通过与生态圈合作伙伴的联合或整合,进入全新的市场或产生新的价值场景,共同开拓市场拓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
(摘自《运维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