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一流水平即以设备在其生命周期内实现资产最大化和运行效能的最优化为目标。通过日常设备运行中的技术和经济两个层面进行评测,现从技术管理目标角度进行阐述。
一、全面生产设备管理(TPM)“三个全”要求
1、全效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评价和设备综合效率。2、全系统:生产维修系统的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护预防。3、全员参加:设备采购、使用、维修等相关人员都要参加。
二、TPM四个“零”目标
1、停机为零: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2、废品为零: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3、事故为零: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4、速度损失为零: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
三、设备零故障管理
设备“零故障”运行管理是以“零”为目标,全力杜绝设备故障发生、维持高效、稳定的生产秩序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
四、使用管理
1、设备操作者“四会”要求
会使用:操作者熟悉设备结构性能、传动装置,严格执行设备SOP操作。
会维护:正确执行设备维护和润滑规定,推行6S管理。
会检查:设备易损零部件,掌握检查项目、标准和方法,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
会排除故障:熟悉设备特点,鉴别设备正常与异常现象,遵守零部件拆装注意事项,懂得设备精密调校、调整。
2、设备操作者“五项纪律”要求
(1)遵守安全操作维护规程。(2)保持设备整洁,保证合理润滑。(3)设备使用情况认真交接。(4)管好工具和零部件,不得遗失。(5)及时发现异常,杜绝设备长期带病运行。
3、设备使用维护“四项要求”
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摆放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规范完整。
清洁:设备内外洁净无油污、无损伤、无跑冒滴漏,杂质清扫干净。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路畅通。
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注意观察运行情况,避免安全问题。
五、维护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的内容是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良好、安全运行,包括及时紧固松动的紧固件、调整活动部分的间隙等。
日常维护,班前点检、班后维护。设备状态无异常、安全装置可靠、润滑有效、遵章操作、异常处理、班后清洁润滑等。
定期维护,按年度计划,检查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磨损零部件及密封件,清扫检查电气线路。目标是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路水道畅通、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关键部件维护,充分考虑设备使用维护的特殊要求,不得随意拆卸的部件应明确规定,严禁超压、超负荷、超性能使用,严禁带病运行,零部件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保持清洁。
六、设备检修
基本内容包括设备检查和设备修理,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
计划性检修是企业实行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持设备状态正常完好的具体实施计划。
检修现场要求确认现场环境及安全设施要求:1、三无:无污迹、无漏水、无灰尘。2、三齐:拆下零件、检修工具、材料备检堆放整齐。3、三不乱:电线不乱接、管路不乱放、杂物不乱丢。4、三不落地:工器具、设备零部件、油污不落地。
检修工作实行6S现场管理,严格按照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执行,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现场,检修现场做到当班施工当班清理。检修完成后确认故障已排除、设备精度性能恢复正常后,方可开车投入生产。重大维修必要时进行验证,符合要求后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