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质量管理总第217期 >2022-05-31编印

“卓越绩效准则”趣谈
刊发日期:2022-05-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现在很多企业参与了政府质量奖争创,在这里,大家认识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叫卓越绩效准则。美国学习日本的先进经验,把质量奖励项目引入到美国,并给这套体系起了个名字,叫《卓越绩效准则(Criteria for Performance Excellence)》。

卓越这个词汇,在英语中一般指那些“非常棒的、令人难以想象的那种棒”的做法。当一个美国人看到了一个令人惊奇、令人折服的情景,常常会赞叹道,Excellent!Excellence则是指非常棒,虽然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但很令人叹服,更多的是表达过程的优秀,对应的汉语词汇,便是“卓越”。

绩效这个词,常常被理解为结果。但这种理解,其实是和其英文原意大相径庭。绩效的英文是Performance,最原始的含义是指表演、演出,进一步延伸为表现、业绩、工作情况等。用在管理学方面,应该理解为工作的成效,或者是流程运行的效率,强调通过一定的努力而得来结果,偏向对过程效率的评价,而不是单纯指最后的结果。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讲,结果重要,但绩效更加重要。没有绩效的结果,有时候尽管指标好看,但对公司来说,可能只是饮鸩止渴。

我们再来看一下准则。国内在借鉴美国卓越绩效准则的基础上形成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GB/T19580 2004)》标准。针对管理工作的管理,用一套标准化的做法显然不太合适;因为产品、过程都可以是既定的,但管理一定是变化的。对于管理工作来说,最好的方式是能够给予一套方向性的指引,在保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管理者再加以发挥。这样的指引,应该叫准则。

理解了这三个词汇,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这个体系的名称。卓越绩效准则,连在一起,就是一套能够使企业获得非常好的经营业绩的管理体系。美国那些研究质量奖评价体系的专家们,认为如果企业能够有效地运行这套体系,必将会使企业产生质变,取得难以想象地好的经营业绩,这就是“卓越绩效准则”。(摘自知乎清清河水的文章 张晓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