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浓浓的思乡情占据了我的整个大脑,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那就是故乡。
我的故乡在山东省与河北省交界处,一条漳卫新河缓缓而过,河畔就是生我养我的故土。记得儿时每年的中秋节正好是秋收的季节,父母天天在地里劳作到很晚才回家,在中秋节前四五天母亲就会买上一些月饼或苹果、梨等,让我挨家挨户去给爷爷奶奶叔叔大娘们送去。那时的生活贫穷,月饼也没有现在的花样和佐料,却是我儿时最奢侈的零食,现在市场上月饼琳琅满目,但已吃不出儿时的味道。记得那时的中秋节母亲总是包上两锅肉包子,让我们改善生活,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母亲亲手包的包子,品着美味的月饼,欣赏着天空的繁星与圆圆的月亮,一家人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大槐树是我村的象征,就在我家门口。它的树干有两个人怀抱那么粗,每年夏天都会枝繁叶茂,家人们每天午后坐在树下乘凉,是烙印在我心底最柔软的时光。记得每逢赶集的日子爷爷买上瓜梨果桃坐在树下等着孩子们放学归来的样子,记得每年夏天的晚饭过后,奶奶坐在树下纺线,母亲和婶婶大娘们在树下搓麻绳纳鞋底的情景。那时的我静静的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听着大人们拉着家长里短,谁有需要跑腿的活儿我总是抢着去干,因此深得大人的喜欢。
故乡有一处大坝。坝下河边是爸爸开垦的荒地,每年都会种上高粱和棉花,每到高粱熟了的季节,红红的高粱像喝醉了酒一样在风中摇摇晃晃,炫耀着饱满的果实。但也代表着我最不喜欢的事情来了,就是打高粱叶子。在那个暑热未消的日子里钻在高粱地干活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那时总是在心里抱怨父母有那么多干不完的活,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父母当年的不易。
虽已离开故乡近三十年了,但她一直在我心里,永远都那么明媚而闪亮。每次回去我总喜欢带着我的孩子们到坝上转一转,围着大坝寻找儿时的记忆。虽然故乡现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儿时故乡的美已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底深处,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淡变模糊,任凭那风吹雨落,任凭那沧海桑田,那心,那情,那梦,依旧人在、情在,我可爱的故乡,不管我走多远,我都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