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这次新冠疫情考验面前,中医药被世界人民所认识。中医药回归、重新成为国人生活方式是大势所趋,顺应了疾病谱由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疾病转变、人口老龄化加快的时代需求,不但有助于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还有助于为降低疾病发生率,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破解世界性医改难题。建设健康中国,一定要把中医药这块千年瑰宝发扬光大。
中医药在疑难杂症以及慢性病治疗领域具备一定先天优势,“十四五”规划期间,国家层面出台系列政策,加大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目前中医药在临床上可用于心脑、呼吸、骨骼、消化、肿瘤、妇科、儿科等13个大类疾病的治疗,基本覆盖所有临床科室,治疗应用前景广泛。另,“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密集颁布多项与药品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新药研发营造更好的市场环境,中药创新成果开始井喷。
在后疫情防控时代,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有专家预测2023年我国中药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一万亿以上,产业的重新定位和模式的创新必将引领中医药行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医药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中医药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
我国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中药资源丰富,加上那些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民间验方、秘方,这就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2、中医药治病有其独特之处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基本理论,更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着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诊疗体系,以及“治未病”的理念和诊病治病方法。当今在治疗乙肝,偏瘫,风湿和不孕不育症等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都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巨大作用。
3、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
中药现代化是中医药适时而存的必然趋势,也是满足人们对中药产品高效、速效、长效“三效”;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小”;便于储存、携带、服用“三便”消费需求的必由之路。目前,组织细胞培养,药用动植物基因工程,中药DNA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分子标记育种等生物技术被应用于中药的开发和研究,势必加速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4、中医药新剂型彰显魅力
中医药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给药途径过于单一,利用现代科技研发出的中药新型制剂,在抗病毒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斐然。特别是滴丸舌下含服,药物崩解快,不通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1分钟左右就能见效,实现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和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以其快速的疗效,多年来的安全验证、出色的市场表现,荣登心脑血管用药类药品品牌榜。
2023年是国家实施《“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人类崇尚自然疗法的心态日益增强以及民众对中药认识理念的不断加深,产业的重新定位和模式的创新必将引领中医药行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