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政策要闻总第228期 >2023-04-30编印

一致性评价升华仿制药
刊发日期:2023-04-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致性评价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高质量的仿制药才能最终赢得市场的肯定。

1.过评提速

在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中,国家层面将提高仿制药质量和疗效列为重要改革目标之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对提高仿制药的有效性、实现药品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的推进,以及集采将过评作为品种“入场券”,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展一致性评价,过评药品数量不断增加。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中旬,CDE累计受理一致性评价申请4703件,包括口服固体制剂2264件、注射剂2439件;累计通过一致性评价申请3121件,包括口服固体制剂1608件、注射剂1517件。截至目前,累计通过和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已达954个,进一步满足了公众对高质量仿制药的迫切需求,减轻了公众的用药负担。

2.持续完善

开展药品一致性评价工作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制药行业整体水平,保障药品安全有效,也有利于促进医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增强国际竞争力。自2017年开始批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至今已6年,口服固体制剂和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工作已步入常态化。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底,国家药监局共发布66批6174个品规(共计2408个品种)的仿制药参与制剂,包括注射剂参比制剂1517品种(共587个品种),已发布国产创新药参比制剂14个品种。为规范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遴选工作,实现参比制剂动态管理,发挥好参比制剂在仿制药研究中的标杆作用,促进仿制药高质量发展,3月22日还发布了《已发布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调整程序》。

随着带量采购的全国扩围,未来普通仿制药进入微利时代,高技术壁垒的仿制药和创新药会成为药企的研发方向。(摘自《医药经济报》 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