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炉、小饼、蘸料,“灵魂三件套”加上滋滋入味的串串烧烤,这个春天,“淄博烧烤”成为全国各地美食家和游人的春游标配。“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游客专门乘高铁到淄博吃烧烤”,“大学生组团BBQ小饼卷肉”的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榜突破10亿次。淄博烧烤,火了。
“山东烧烤看淄博,淄博烧烤看临淄。”烧烤正成为“寻味齐国故都美食游”的IP。
临淄烧烤在露天的院子里,方桌、撑凳、小火炉,空地上一摆就可以落座;小饼、小葱、大肉串三大件非常普通,孜然、辣粉、蘸酱、芝麻盐、花生碎等调料,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然而就是这些,在“一烤一撸一蘸一洒一夹一卷”中完成了美味的聚合。操作简单干练,味道醇香十足,一如临淄人的朴实厚道,大气内敛。来临淄吃烧烤,吃的不仅是味道,更是一种氛围!
临淄烧烤有多火?临淄大院、新天齐美食城、稷下美食城、金岭回族镇等烧烤主场地,到处人头攒动,热火朝天。从上午十点到凌晨一点,各大美食广场桌桌爆满,不停翻台。来自济南、青岛、东营,乃至上海、深圳、新疆的食客,在烧烤店门前排起长队,一波吃完刚起身,另一波就坐了下来。
临淄烧烤为什么有如此魅力呢?仔细探究就会发现,临淄烧烤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因素和人文地理特点,它的火爆绝非偶然。
临淄烧烤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的临淄,前不久在考古中发现,1.32万年前的临淄人已经在吃烧烤了,入围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的赵家徐姚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距今约13000年的烧烤食物遗存。
临淄自古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有盐、铁两大财税资源,国富民强,又濒临海洋,不乏山珍海味,所以食材丰富。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文明也催生了高超的烹饪技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宠臣易牙就被后人誉为食神、厨师祖师爷。
临淄有品质优良的肉食资源。临淄区金岭回族镇是淄博市唯一的民族镇,山东重要的牛羊肉养殖屠宰基地,其独特的屠宰方式能够让肉类有效排酸。牛羊肉味道纯正,质量上乘,为临淄烧烤提供了良好的食材基础。
临淄烧烤有良好消费基础和发展环境。临淄一直是山东乃至北方人口流入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外地人口占三分之一左右。在适应各地区不同口味的改良中,临淄烧烤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可谓兼收并蓄,吸收了关中“煮”、辽宁“炖”、韩国“烤”的精华,又融入了山东的爆劲、四川的辣劲、东北的猛劲。烤金针菇、烤菜花、烤韭菜、烤月牙骨,烤蒜、烤五花肉、烤肥牛……可谓无肉不烤,无菜不烧。临淄人乐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的优良传统在烧烤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几十年来,临淄烧烤一直在稳步发展。政府的引导规范起了重要作用。一是规划了几个烧烤城,集中管理。二是炉灶改良,实现明火无烟。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强行业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十多年前,临淄店家又首推了新的计量办法,论斤卖,肉串上秤然后减去标准钢钎的分量,一目了然,公开透明,从此,店家与食客相安无事,信任有加。众人拾柴火焰高。小小的烧烤,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和汗水,也与变革、开放、务实、包容为核心精神的齐文化一脉相承。
2021年以来,临淄还把烧烤纳入了寻味齐国故都、寻梦天齐胜境旅游线路,将烧烤园区编入手绘导游图,纳入文旅营销体系
未来,我们期待,临淄烧烤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品尝,也同样希望,吸引大家来到临淄的不止烧烤,还有临淄的景点和风土人情!让临淄这座城尽显魅力,实现人与城的双向奔赴。(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