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时期内部审计的发展要求,增强基本准则的统领性和指导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进行修订并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集团审计部围绕准则修订的背景和内容,组织召开专题培训,对新旧条款进行逐条对比分析,解读新变化、新要求,并修订集团内审管理制度。
一、突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此次修订将“董事会”的表述统一修改为“党委(党组)、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增加年度审计计划应当报经组织党委(党组)、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或者最高管理层批准的规定。集团审计部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党委书记(董事长)和监事会主席双重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强化作风建设,不断推动党的建设与内部审计工作深度融合。
二、体现数字化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各种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逐步应用,准则中随之增加“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关注数字化环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内容。近年来集团大力开展两化融合工作,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赶超国内国际同行业一流水平。审计部利用既有信息化网络,于2023年初开始建设风险控制信息数据库,汇总流程中所涉及的风险和对应的内部控制,以及时发现内控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
三、增加审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为健全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与 2016 年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审计档案工作》相衔接,准则增加审计档案管理的规定。审计部借鉴集团省级档案工作示范单位的先进管理经验,扎实做好审计档案的整理、保存、查询等工作,做到审计档案管理规范、过程资料清晰明了。
四、补充推动审计整改的条款
审计整改作为审计的最终环节,在实现内部审计效益最大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准则增加内部审计推动整改条款,鼓励企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督促整改工作的作用。审计部前期已经在整改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方面推行整改销号管理,另一方面鼓励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加强源头治理。同时,内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也作为集团各单位考核、任免、奖惩干部和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保障企业规范高效运行上发挥重要作用。
近几年,集团审计部积极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内审队伍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实效性,在促进规范管理、完善内控机制、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等方面积极作为,先后被评为省市内审工作先进单位。审计部将以准则修订为契机,不断完善内审制度管理体系,推进专业化内审队伍建设,切实发挥内审重要作用,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