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数字化的本质,是先总结提炼适合企业的最佳实践,然后再借助IT固化流程、沉淀算法、激活数据,进而实现流程全程可见、全程学习、全程可荐。所谓总结提炼就是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可预见性的改善。
1.业务标准化、模块化、归一化。(1)业务模块连接形成服务客户的端到端流程,能够增强业务的透明度,消除条块分割各自为政;(2)将业务模块多流程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3)业务模块编排快速形成新业务的支撑能力,增强业务柔性,提升客户体验。
2.流程度量指标化。流程KPI的设计基于质量、效率、效果维度展开,主要关注:(1)流程产出的有效性:产出物满足顾客需求和期望的程度指标,包括产出物的数字化信息,为数据驱动提供支撑;(2)效率或成本:资源消耗或浪费消除的程度或能力,除了本领域的成效之外,特别需要关注对下游业务的影响;(3)柔性/易用性:应对需求变化以及满足顾客独特需求的能力;(4)快速性:交付周期是否具备竞争力。
3.跨域协同管理流程化。跨域流程是构建于多个业务职能之上的业务模块流水线,为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需要定义连接的接口和规则,并对其进行测量、监控,根据评估结果组织跨领域的流程优化。(1)负责领域间接口和规则定义;(2)负责领域间衔接质量、效率和效果监测评估;(3)负责组织本流程涉及的各域流程责任人完成流程变革;(4)负责使流程带来全局更多的益处。
4、流程执行自动化、智能化。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有两类,一类是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横向端到端流程所映射的生产关系固化,识别各个业务模块所需要输入的信息和它所产生的信息,以及各组件结构和信息处理的逻辑并电子化。数据自动流动是横向流程数字化基础,要开发业务算法,构造流程机器人:自动采集、检测、分析、判断和操纵控制,触发业务活动任务自动启动、执行,以促进流程要素效率提升。一类是把流程关键节点上经验技能亦算法化、工具化,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降低员工学习和操作难度,赋能员工。(刘俊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