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品牌建设总第236期 >2023-12-31编印

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区别和联系
刊发日期:2023-12-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信息化转型

1.什么是信息化转型

企业信息化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信息化转型的目的

一般说来,技术进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1)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2)技术的进步使产品的生命周期普遍缩短,由于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不得不重视产品的再开发;(3)技术的进步可以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可以研制出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应用于生产,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3.信息化转型难点和挑战

从产品技术角度讲,解决快速应变需要解决两个要点:

(1)快速开发工具及变革:不管是定制开发还是基于工作流的产品,复杂应用都需要大量的代码/脚本,开发周期很长,零代码全配置的产品才是方向。

(2)快速部署:传统C/S架构产品应用逻辑是固化在客户端内的,因而比B/S要差很多,但基于WEB的B/S架构技术由于其无模式的技术限制,技术过于陈旧,需要新一代B/S技术。

企业信息化需要与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结合起来,只有结合流程变革和组织职责优化,才能使信息化获得广泛的支持和发展壮大的土壤。

二、数字化转型

1.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通过将数字技术整合到运营流程、产品、解决方案与客户互动中来推动业务创新的战略,重点是通过关注数字资产的创造与货币化过程,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机会及其对业务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涉及到数字生态系统的建设,在这个系统中,客户、合作伙伴、员工、供应商和外部实体之间形成统一的无缝整合,可以从整体上提供更大的价值。

2.数字化转型步骤

第一步:实现手动流程数字化

要实现数字化,企业必须将模拟凭证和资产转换为数字数据,然后寻找优化流程的方法。其他设备(如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用于增强人工流程,例如客户服务和库存管理,确保企业运行的 ERP 系统和计划系统能够有效执行未来的工作任务。

第二步:融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高级分析等技术支持精密的数据分析、实时自动化和复杂的学习算法。为了充分利用洞察和相关功能,企业必须制定技能提升和再培训战略,确保团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智能技术,为角色和工作流带来最大的价值。

第三步:管理文化变革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项最新调查发现,63%的高管将文化挑战列为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最大障碍,只有企业接受变革可能非常困难这一事实时,企业的转型项目才有可能大获成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以某种方式行事和看待事物,他们需要获得相应的支持,理解这些变化带来的潜在好处,同时调整好自己的工作流程和习惯,以充分利用这些变化。

3.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依赖于管理数据的指数级增长、内在价值和移动。它需要在一个复杂的混合环境中整合和管理数据,在这个环境中,数据驻留在您的数据中心、云端、边缘以及外部链接的应用程序和平台。数据的增长和可管理性需要得到有效的管理,以确保数据主权、安全性和成本控制。

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活动在物理世界进行,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效率,信息化是为物理世界活动服务的。 而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通过构建数字世界映射出物理世界,活动是在数字世界进行的,物理世界的物是为数字世界服务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通过业务的转型来实现,企业必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主动推动自身的转型。

三.智能化转型

智能化是建立在数据化的基础上的媒体功能的全面升华,意味着新媒体能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逐步具备类似于人类的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自适应能力和行为决策能力,在各种场景中,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能动地感知外界事物,按照与人类思维模式相近的方式和给定的知识与规则,通过数据的处理和反馈,对随机性的外部环境做出决策并付诸行动。  (摘自《商业智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