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康庄:平坦,通达。五路通达的大道叫做“康”,六路通达的大道叫做“庄”。原意是指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道。比喻光明而美好的前途。
《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qú,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稷门一带设置学宫,招揽了诸多文学游说之士。来到齐国的学者多达数千人,比较著名的有淳于髡、邹衍、慎到、环渊、田骈、邹奭(shì)等,他们著书立说,对社会变革、政治制度等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并游说当时的国君采纳他们的建议。
齐国国君为了奖励这些讲学议论的学者,将淳于髡、慎到、田骈等人任命为大夫,并为他们建造高大的住宅,修筑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赐给他们很多仆从、财宝、车马,使他们备受尊重和恩宠。一时间,齐国人才济济,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阵地。后来“康庄大道”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
由于齐国一直以来实行变革、开放、务实、包容的政策,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加上几代国君广开言路,招揽天下贤明之士,所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特别是国都临淄,道路宽广平坦,人们生活富裕,商贾云集,车水马龙,成为当时有名的大都会。
出现“康庄大道”的书证如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聂文蔚》:“譬之驱车,既已由于康庄大道之中,或时横斜迂曲者,乃马性未调,衔勒不齐之故。”
今天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大有镇有个叫康庄村的地方,当年周总理来此视察,称通往康庄村的道路为康庄大道,此名被保留并一直延用至今。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清·赵翼《殴北诗话·高青邱诗》:“然险怪仿昌谷,妖丽仿温、李,以之自成一家则可,究非康庄大道。”
近义词:阳关大道、前程似锦。反义词:羊肠小道、坎坷不平。
主编送祝福:祝大家新的一年体重只减不增,发量只增不减,烦恼只减不增,存款只增不减。身体倍儿棒,在康庄大道上一路向前!
(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