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科技创新总第245期 >2024-09-29编印

年产3.6亿袋非PVC软包装输液车间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
刊发日期:2024-09-29 阅读次数: 作者:​特约通讯员 王宪鹏  语音阅读:

8月26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智能制造成果评定工作系列名单,齐都药业年产3.6亿袋非PVC软包装输液311车间获评“2024年省级数字化车间”,该车间是公司获评的第二个省级数字化车间。

齐都药业311车间涵盖50ml、100ml、250ml、500ml、3000ml等多种规格软袋输液、大容量冲洗液、腹膜透析液产品生产线,采用最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理念及技术,配备全自动集中配液系统、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全自动灯检检漏一体机、全自动机器人装箱机等国际一流生产装备130余套,深入应用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各岗位全流程数字化协同,关键岗位无人值守,构建生产制造网络和供应链协同网络,支撑医药智能制造有效落地。

一是基于客户需求,驱动物料供应和生产联动。通过营销服务协同平台(PMS)、智能排产系统(AP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仓储管理系统(WMS)支撑客户需求对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物料配送计划的数字化驱动,实现从需求到计划、采购、配送及生产等生产准备相关业务流程的高效联动。

二是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支撑制造执行与可视化生产。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为数据采集与处理载体,以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平台为核心,实现生产排产、指令下发、物料收发、工艺控制、生产执行、质量信息、设备管控等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支撑医药制造全过程可视化运行。

三是强化系统集成互联,实现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协同。通过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质量检验管理系统(LIMS)、药品追溯管理系统(DTM)、发货管理系统(DMS)等集成互联,实现原料入库质检、放行、领用,生产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控制,产品下线质检、放行、发货等药品从生产到发货全流程工艺控制和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与可靠追溯,为筑牢药品生产质量大堤提供数字化支撑。

四是应用智能仓储系统,实现生产与仓储业务一体化。以智能化立体仓储管理系统(WMS)为基础,有机协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药品追溯管理系统(DTM),通过产品赋码标识、信息共享、多码联动、机器人码垛、堆垛机运送、扫码出库等方式,做到库存状态实时监控、库存位置精确定位、收发货业务自动执行、库存信息实时更新,实现生产业务与仓储业务的一体化管理。

该车间是齐都药业用现代理念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典型项目,在国内大容量注射剂领域实现新的重大突破。本次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是公司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工作上取得的新成绩,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运营能力,推动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等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同时也将为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塑造山东制造新优势发挥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