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学习型企业创建总第247期 >2024-11-30编印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
——齐都药业学习标兵事迹展
刊发日期:2024-11-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董旭:学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董旭,1978年出生,2002年7月入厂,齐都药业高级副总经理兼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首席质量官,正高级工程师,山东大学博士。她践行终身学习理念,以二十余年的笃学不倦为集团干部职工树立了一个学习典范。在前期组织的全省医药行业质量受权人履职能力提升考试中斩获97分,在各药企高层负责人里一骑绝尘。

她常对同事说,董事长讲企业管理要扎硬寨、打呆仗、下笨功夫。质量管理尤其重视基础,而夯实基础的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和积累。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质量管理负责人,她时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注重通过学习提升团队质量管理水平,在新法规和指导原则出台的第一时间,组织GMP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讨论、解读和学习,有计划的进行宣讲、培训,还坚持组织各种专业方面的竞赛、培训、研讨、评比。不仅组织好大家学习,她更是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带头参加执业药师考试并顺利拿证,带头参加继续教育先后取得硕博学位。长期的专注学习让她的女儿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当她在家中工作或学习,女儿便会自觉地安静下来,写作业或者阅读。

此次考试仅有20天准备时间,且与山东省药监部门多次检查“撞车”,任务更加艰巨。她统筹迎检、日常工作与备考,利用班后时间组织几位质量受权人讨论可能出题的方向和重点。她利用晚上时间根据讨论情况整理打印相关学习资料,发给其他迎考人员。自己利用等电梯、等红绿灯、会议间隙等碎片时间争分夺秒复习。那段时间她经常加班到深夜,回家强忍困意继续学习。有时候时间太晚索性直接住在公司,省下往返回家的时间用来复习。

在学习型企业创建会议上,董旭说:“自2021年集团党委换届以来,董事长倡导并亲自组织的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机制,对各子公司各系统重视学习、重视人才氛围的养成、制度的建立、活动的开展,领导干部乃至全体职工养成学习习惯并积极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下一步我要继续履职尽责,在全员学习尤其是专业知识学习方面做好规划、推动和落实,为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董旭.jpg


李青:学海无涯勤作舟

李青,1988年出生,2009年4月入厂,现任QA办公室放行QA、质量受权人。她积极践行集团党委和董事会倡导的“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思想上不畏难,行动上不懒惰,从专科生到自考山大本科,从普通职工到工程师,再到本次在山东省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履职能力提升考试中取得全省第一名,这一切无不证明:只要终身学习、勤奋学习,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李青接到参加质量受权人考试通知时仅有半个多月准备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她深知这场考试不属于个人,而是代表部门、代表公司而战,必须高度重视,竭尽全力,绝对不能给齐都药业拖后腿。

高强度备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挤出一条学习的路。质量部日常任务繁忙,李青只能充分利用班后时间进行学习。没有人帮忙照看孩子,她就带着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一起学,儿子做作业,她背题。等儿子完成作业,李青就让儿子对自己提问,考察背题质量,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儿子入睡后,她继续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早上四五点起来开启新一轮学习。怕太困了不能按时醒过来,她就让出差在外的丈夫定时打电话叫自己起床。这样的备考强度,李青从接到任务一直坚持到考试前一晚。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青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为这次学习之旅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这一次成功的学习经验和经历,更坚定了她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动,今年她已经参加了执业药师考试,下一个目标是申报高级工程师。在学习之路上,她永不停下前进的脚步。

2.李青.jpg

  

王丽萍: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王丽萍,1985 年出生,2012年2月入厂,现任 QA 办公室放行 QA、质量受权人。在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履职能力提升考试中取得 97 分。尽管在此次质量受权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王丽萍仍然认为自己学习缺乏“灵活性”,不是聪明人,要说诀窍,就是靠着“一根筋”的坚持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

二十年前,中专毕业的王丽萍通过校招成为齐都药业一员。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很多新同事学历都是本科,甚至硕博。身处这样一个人才聚集的工作环境里,她倍感压力,为了跟上企业发展不被落下,只能暗暗努力。她利用班后时间自学,考取了沈阳药科大学本科学位,又攻克了执业药师证,以学习的韧劲一次次刷新着自己的能力上限。

在本次备考时,她面对大家讨论出的考试重点,越看头越大,脑袋好像要炸裂,心里开始害怕,以这样的状态去考试,肯定无法给自己给公司一个好的交代。这时她开始反思,问题出在哪里?经过认真思考,她发现最关键一点是自己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深入不全面。她调整思路,对有疑问的地方认真查看相关法规,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做一道题懂一道题,一点点啃下来硬骨头。

王丽萍丈夫经常在外地跑业务,照顾家庭的重任都落到她的身上。大儿子上初三,小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吃饭、辅导作业、哄睡,等她安顿好两个孩子一般都是晚上十点以后。这时候她才有时间拿出资料学习,早上五点起床给孩子做完早饭,边吃边学,在坐班车的路上还在思考没弄懂的问题。王丽萍努力往前跑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同事,会拿出自己做过的错题跟其他几位质量受权人一起探讨,加深彼此记忆,避免其他人犯同样的错误。

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一根筋”的学习劲头,不骄不躁,稳扎稳打,才能“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从一众佼佼者中脱颖而出。

王丽萍.jpg

 

郭清:“静”心潜学结硕果

郭清,1980年出生,2003年10月入厂,现任QA办公室放行QA、质量受权人。在山东省药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履职能力提升考试中,以优异成绩为公司争了光。她有个学习秘诀,就是找一处安静的角落进入沉浸式学习。她凭借这个秘诀,多年来先后取得执业药师证和山东大学函授本科。

备考期间,当同事午休时,郭清直接躲进了8楼西边杂物间。她及时复习所学内容,不断巩固记忆,定期总结学习成果,梳理知识体系,在脑海中搭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小小的房间见证了她那段时间的疲惫、努力与成长。

冲刺考试阶段,她上下班都背着一个大包,里面装着堪比字典厚的一大摞资料。利用坐班车、等电梯、吃饭等一切碎片化时间抓紧复习。家里的事情一切简化,能延到考试后再办的事情全部延后。晚上哄上小学的小儿子睡着,定上凌晨两点的闹钟再起床看题目和资料,看累了就睡,睡醒了继续学。郭清大女儿正值高三,有时一觉醒来发现客厅的灯半夜还亮着,灯下是郭清伏案学习的身影。父母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郭清的苦学给冲刺高考的女儿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郭清人如其名,像是静谧角落里开出的一朵清冷坚韧的花,以其坚守绽放幽香,勤耕必结硕果,花香自有蝶来。

郭清.jpg

 

宋玉秋:学习型家庭的共同成长之路

宋玉秋,1985年出生,2005年2月入厂,QA办公室放行QA、质量受权人。她在此次质量受权人履职能力提升考试中名列前茅。这是她坚持长期学习的必然结果,也是她为人称道的学习型家庭取得的又一新成绩。

宋玉秋进入齐都药业后,从车间工作中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在同事中率先报考函授本科。在工作和学习并进的那几年,她认识了一名同样好学的小伙子,坚持学习的劲头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婚后继续坚持学习并双双取得不俗成绩。宋玉秋成功考取沈阳药科大学本科学位,顺利取得执业药师证书,进入质量部。她的丈夫成功考取齐鲁工业大学本科,取得高级技师证书,进入工程装备部。他们夫妻长期坚持学习也给孩子做了表率。考执业药师时,大女儿上一年级,宋玉秋晚上在家上网课,女儿就在旁边安静地听,时不时问几个问题。七八岁的孩子,就已经学会了什么是肝肠循环,为接下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初步形成。

宋玉秋两口子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成了他们家独特的亲子相处模式。在此次质量受权人备考阶段,她工作学习和辅导孩子两不误。晚上下班回家,她在客厅支起一张大桌子,她和女儿、儿子各占一块领地,相互约定半小时内不说话,大家各学各的,有什么问题攒着一起交流探讨。学困了,她就洗个澡,或是吃个苹果提提神,稍微清醒一点就继续学。她丈夫则是接下了做饭、拖地、洗衣服这些家务,全力支持她备考。

宋玉秋是一位优秀的质量受权人,也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好妈妈。取得好成绩的她没有沉浸在喜悦里,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复盘,总结一路备考过程的经验和不足。看着孩子若有所思,她觉得这也是一份成功。在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带动下,两个孩子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他们的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学习型家庭。

5.宋玉秋.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