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乔仁忠来齐都药业参观考察,出席合作签约仪式并作报告,董事长郑家晴向乔仁忠颁发顾问聘书,总经理张建勇主持仪式,高级副总经理崔良峰与乔仁忠代表双方签订协议。公司领导董旭、扈长青及研究院、原料药事业部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乔仁忠作《原料药生产的绿色、低碳与工艺创新》主题学术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开发原料药绿色低碳先进生产技术,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制备工艺,提高生产过程资源综合利用率,持续降低能耗和排放水平,对于推动我国原料药绿色化改造、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他介绍当前原料药产业项目开发的四个转变:一是仿制药开发模式转变,工艺先进性影响力迅速提升。二是传统CRO服务转变,工艺竞争力逐渐提到首位。三是开发周期及模式转变,工艺重要性日趋凸显。四是仿制药开发路径转变,从仿到仿创结合将是仿制药研发的唯一出路。他建议,要持续关注FDA获批产品、保护期限、适应症等情况,做好产品调研。要持续优化反应条件、反应步骤,不断完善升级工艺方案。参会人员围绕学术报告内容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交流,乔仁忠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
郑家晴对乔仁忠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乔仁忠教授的报告行业契合度好、学术价值高、落地性强。与会人员要系统学习研究报告内容,深刻领会项目立项、技术攻关、团队建设方面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理念。他对原料药板块发展提出意见和要求:一是始终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校企之间科研开发、信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机制。二是对口衔接国内外一流院校、一流专家,建立深度依托关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齐都药业原料药板块业务发展进程。在现有合作院校及专家的学术依托基础上,聚焦小分子化学原料药绿色工艺研究、大分子生化原料药、无机盐矿物质原料药三大产品线,快速实现新突破,支持企业转型发展。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乔仁忠教授是化学生物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药的设计、合成及药学活性研究,高端化工品及仿制药工艺绿色化生产及化学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医药重大专项等5项;在国际药学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国内外授权专利31项,省部级奖2项,鉴定成果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