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版: 榜样示范总第253期 >2025-05-31编印

齐都药业集团劳动模范和齐药工匠事迹
刊发日期:2025-05-3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一、劳动模范

p 刘绪贵.jpg

刘绪贵:使命在肩 惟勤惟行

刘绪贵,男,中共党员,1982年12月生,制药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2007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注射剂技术总监兼北京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刻苦钻研摘硕果。他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带领团队开发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新产品50余个,多个产品为全国首家上市,授权专利8项,发表论文4篇。奋力前行求突破。搭建首个淄博市脂肪乳多室袋高端制剂重点实验室,在脂肪乳领域突破国内外技术壁垒,实现公司在该领域零的突破。燃烧自我争一流。他秉持“科研就是与时间赛跑”理念,经常超负荷工作,两次晕倒在岗位,仍带病返岗继续工作,负责项目完成率达100%。以身垂范育人才。通过言传身教培养研发骨干10余名,其中集团优秀党员1名、十佳科技工作者2名,获评十佳名师高徒荣誉,部门成员多次在集团外各级技术创新评比中获奖。

 

廖信信.jpg

廖信信:项目攻关急先锋 研发铁军排头兵

廖信信,男,中共党员,1994年8月生,本科学历,工程师,2016年12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药物分析研究室项目负责人。研发尖兵勇担当。扎根研发一线8年,带领团队完成30项目研究,申报品种近30个,推动10个品种获批上市,其中6个入选国家集采。攻坚先锋立标杆。以“计划必达”为准则,曾率队两周完成5个品种工艺验证,多次组建突击队攻坚技术难题,曾因连续攻关诱发肾结石仍坚守岗位,用“拼命三郎”精神啃下多个硬骨头,被评为临淄区“最美劳动者”。躬身育才强团队。践行“做一个项目,带一批骨干”理念,充分发挥师徒传帮带,带出8名项目负责人、15名技术骨干,打造出平均年龄25岁的青年研发铁军。

 

崔健.jpg

崔健:奋斗诠释初心 实干践行使命

崔健,男,1991年12月生,本科学历,工程师,2012年4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403车间副主任兼411车间副主任。从406车间扎根一线,到深度参与401、403、411车间规划建设,他见证了口服制剂从年产8.5亿片粒到100亿片粒的跨越式发展。攻坚克难显担当,实干笃行建新功。他带领建设团队每天工作近15小时,安装设备400多台套,设备吊装近2000次,刷新公司项目建设多个记录。长期疲劳患上足底筋膜炎,每天忍痛行走20公里以上。突破技术壁垒,铸就行业新高度。创造性提出“双垂直流”设计理念,参与设计全国首家无人值守小宗物料自动称配站,设计建设抗生素、抗肿瘤、激素类特殊工艺产品线,推动公司在特殊工艺产品领域布局和在高密闭产品线建设方面实现新突破。

 

王公正.jpg

王公正:扎根一线勤钻研 提质增效树标杆

王公正,男,1996年11月生,大专学历,技术员,2014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211车间灭菌大组长。技术攻坚,创新增效。他善钻研、爱琢磨,带领团队夜以继日攻坚灭菌岗位技术难题,先后完成上瓶机抓头优化、分段式夹持链结构设计等6项技术改造,使不合格品数降低30%,故障率降低90%,减员5人。以身作则,爱岗如家。他充分利用班后时间维护改造设备,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早上6点又赶到岗位仔细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不断提升的设备管理水平使生产效率提高20%。团队精进,协作创优。他注重团队专业技能提升,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技术比武等,使班组中人为原因导致的灭菌偏差为0,所在班组多次获评集团“优秀班组”。

 

韦建国.jpg

韦建国:终端业务领头狼

韦建国,男,中共党员,1974年6月生,中专学历,经济师,2007年8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终端业务总监。加强团队建设,锻造“四化”铁军。以“敬业、专业、精业”要求建设团队,实现22名老将平稳交接、30名新人快速成长,铸就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营销铁军。强化基础管理,提升营销质量。严守营销六大禁令,建立自营为主、合规为本的运营体系,销售费用率下降12个百分点。深耕省内市场,实现全面覆盖。2024年长期带病坚守岗位、月均奔波3000公里,带队开发33家三级医院、51家二级医院、12家民营医院,完成6.64亿元销售指标,持续巩固山东省输液领域主导地位,重振营销系统“井冈山”荣光。

 

 郝兵_副本.jpg

郝兵:精耕细作创佳绩 将心比心亮品牌

郝兵,男,1977年8月生,大专学历,2022年3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招商业务部普药产品线北方大区业务经理。诚信待人赢得客户认可。有一次新疆某客户反映产品外箱扫码有问题。他第一时间与公司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随即从山东赶赴喀什,现场向客户作出解释说明并拿出处理方案。用心耕耘取得业务佳绩。他扎根新疆市场精耕细作,2024年成功开发3家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推动全规格直立式软袋包装基础输液产品入院使用。全年完成销售指标1476万元,任务完成率106%,回款率101%。2025年一季度新增4家合作医院,完成销售指标160.55万元,任务完成率111.49%。

 

p刘鸿燕.jpg

刘鸿燕:“让职工吃得像在家里一样可口” 

刘鸿燕,女,1981年5月生,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2006年1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生活管理部内勤经理。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生活。“让职工吃得像在家里一样可口”是她的目标,她提出创新服务、丰富菜品、健康餐单、智慧食堂等建议,职工就餐满意度稳步提升。千方百计降低采购成本。她将当地市场单一采购扩展为省内多地经销商比价采购,在凌晨的蔬菜批发市场时常看到她与菜商“斤斤计较”“分毫必争”,在菜农地头经常看到她和同事驱车直采滞销蔬菜装卸的背影,一干就是十几车。千方百计增加额外收入。她主导创建果果屋、平价超市并多次升级,商品琳琅满目、质优平价,解决了职工购物不便的难题,同时每年创收几十万元,再“反哺”到职工生活改善上,得到职工一致好评。

 

赵锐.jpg

赵锐:锐意进取的巾帼尖兵

赵锐,女,1987年1月生,中专学历,2018年2月进入晶瑞包装,现任纸板车间单面机操作工。独创“三查三看”工作法。她在工作中认真观察、仔细总结,通过查设备运行状态、查参数波动范围、查物料配比精准度;看操作流程规范、看产品质量细节、看能耗数据变化,所负责的生产线始终保持着最低次品率记录。揽下胶罐清理“苦差事”。在纸板生产中,每隔三五天就需要彻底清理胶罐。罐内沉淀的淀粉浆与胶不仅难以清理,还散发刺鼻气味。她主动请缨,每次戴上两层口罩,手持工具耐心刮除顽固胶渍,一干就是二三十分钟。她用沾满胶渍的双手、浸透汗水的背影,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信念镌刻在生产线每个角落,被评为临淄区“最美劳动者”。

 

录春平.jpg

录春平:精细管理出大效益

录春平,女,1983年2月生,本科学历,经济师,2007年8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山东齐都医药贸易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她扎根企业18年,从生产车间一线到行政后勤,先后历经6个岗位历练,始终兢兢业业,履职尽责。多措并举,推动管理有效升级。她带领团队优化管理流程20余项,修订制度23项,推动6S管理模式落地见效,牵头实施的降本增效项目在2024年四季度创造效益96.6万元。洞察市场,实现业务创新发展。她积极研究国家政策,敏锐把握市场机遇,成功开拓中药饮片业务,实现年销售额增长200余万元。她创新引入WMS智能仓储系统,搭建智慧仓库,完成信息化改造,为发展第三方仓储新业务夯实基础。

 

王博琳.jpg

王博琳:严谨细致推动“三零”突破

王博琳,女,1994年5月生,大专学历,2018年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永聚科技101车间注塑岗位员工。敏锐洞察隐患,精准助力提质。她工作严谨细致,有一次发现产品与首件尺寸偏差,主动上报并参与溯源,通过优化设备保压时间参数,废品数量大幅降低。在瓶坯质量改进项目中,她提供精准拣选数据,推动产品合格率提升3%,每年减少2000个拣选工时,节约资金10万元以上。勇挑夜班重担,坚守保障供应。面对市场需求激增、夜班人力短缺局面,她连续20天每天12小时坚守夜班,全力保障生产供应。七年来,她以高度责任心与敬业精神扎根生产一线,实现“零缺陷、零投诉、零事故”目标。

 

闵 彬.jpg

闵彬:勤奋敬业是成功的基石

闵彬,男,中共党员,1985年10月生,本科学历,2020年12月进入青岛普瑞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现任普瑞森销售二部南方大区经理。勤勉奋进,深耕市场。他在入职培训期间就电话访问了168家血透中心,上岗后经常深夜跟单、一年出差300天以上,第一年实现销售285万元。担任省区经理后推进“三级医院树标杆、民营医院做增量”差异化策略,团队任务完成率连续两年名列前茅。爱岗敬业,服务客户。他创新提出“区域前置仓”仓储模式、统筹粤桂琼三省市场、搭建六大配送中心、构建三小时应急响应体系,配送时效提升40%,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主动作为,担当重任。他不惧健康风险试用公司新产品并向研发人员反馈数据。他主动请缨负责开展国际贸易、保健品等新型业务。

 

李强.jpg

李强:临危受命拓新局 百日攻坚显成效

李强,男,中共党员,1978年9月生,本科学历,工程师,2003年部队复员后进入齐都药业,现任金恒宇生产技术总监。进入企业22年来,从一线到管理,始终恪尽职守。2024年12月,顶着跨赛道挑战、异地工作食宿不便且难以照顾家人等多重考验,他奔赴济南上任。短短三个月,他以标准化班组建设、6S现场管理、技术质量责任制、降本增效年活动等为抓手狠抓基础管理,生产效率提升11%,质量投诉同比下降22%,主要原材物料价格下降2.02%,为企业扭亏解困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他通过实施“每日班后会”“绩效透明化”等举措,打破班组“各自为战”局面,激发全员协作潜能,打造高效执行的“标杆班组”,为金恒宇高质量发展提供团队文化支撑。

 

申洋_副本.jpg

申洋:磨剑破壁垒 躬行领前沿

申洋,男,1983年11月生,博士学历,工程师,2023年6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原料药事业部技术中心副主任兼生物发酵与大分子药物实验室主任。深耕科研开发,推动项目突破。2024年9月他主导完成酶法左卡尼汀原料药项目发补工艺验证;2025年3月优化艾考糊精工艺,实现项目重新开发。助力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协同。2024年10月他主导与苏州大学签订羧基麦芽糖铁原料药开发协议,2025年3月他主导与北京化工大学签订尼拉帕利原料药开发协议。团队管理与企业文化践行标杆。他时刻践行以“奋斗”为荣、以“贡献”为尺的信念,以“师带徒”传递技能与匠心,以“雏鹰展翅计划”培养技术骨干,以“聚焦三大领域,打造三大平台,创新引领发展”激发全员潜能。

 

于宗贵_副本.jpg

于宗贵:匠心筑梦中药路

于宗贵,男,1987年12月生,硕士学历,工程师,2013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现代中药事业部科研开发部部长兼中药制剂研究室主任。攻坚研发,突破中药创新瓶颈。他先后承担中药1.1类新药天川颗粒、院内制剂芪龙散结胶囊及6个经典名方项目研究,克服人员、物料、工艺等难题,保障产品如期申报,其中的清金化痰颗粒成为2025年国家局受理的首个中药新药。数据赋能,构建智慧中药宝库。带领团队从零起步,搭建起涵盖近百种药材、近千批次数据的中药资源数据库,为中药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搭建平台,开拓中药产业新局。搭建中药大健康产品研发平台,推出多款中药药食同源产品,开辟了公司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焦敏.jpg

焦敏:善学善为 笃志事成

焦敏,女,1989年4月生,本科学历,工程师,2009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生物医药事业部CGT中试车间负责人。2022年7月,她从大容量注射剂工艺岗转到生物医药细胞领域。凭借“归零”心态与“螺丝钉”精神,她边学边干,创新求进,带领一支年轻团队在短时间内实现从技术拓荒到规范运行的跨越。面对无成熟工艺、无专业团队、无管理经验的困境,她带领6名零基础员工,从零搭建生产管理体系。创新提出“环境分级消杀法”,解决洁净区染菌行业性难题。创新实施“可视化6S管理”,库存准确率达到100%。创新构建“三维培养体系”,建立“班后学习日+复盘会”机制,自主编写培训手册,半年内全员掌握细胞培养、设备维保等核心技能。

 

二、齐药工匠

胡永辉.jpg

胡永辉:技改达人的工匠成长路

胡永辉,男,1986年7月生,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2004年12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304车间设备主任。专利攻坚创效益,年省百万显真章。他钻研细节、大胆改造、锐意革新,每年主导或参与多项技改,数十项成果在集团内外各级创新评选中获奖,其中“纯化水冲洗滤芯节水装置”每年节省成本140余万元。通过技改累计斩获国家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师徒结对传技艺,人才培育结硕果。他用检修改造的难得机会,手把手对职工进行实践操作培训,与多个徒弟获评集团十佳师徒、淄博市“百对优秀师徒”。学术深耕求卓越,质量领航谱新篇。他潜心钻研行业前沿,撰写的《药品质量控制离不开制药装备的创新与改进》荣获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我与质量”征文一等奖。

 

宋付豪.jpg

宋付豪:技精于专 业成于新

宋付豪,男,1997年4月生,中专学历,技术员,2015年10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801车间吹灌封岗位大组长。创新攻坚,破解生产难题。在公司首条国内最快的全自动化PP安瓿生产线建设中,他主导解决安瓿瓶不合格品数量高、瓶型异常等多项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改造实现上下瓶机无人值守稳定运行,生产线效率提升8%,成品率提升13%。他的20多项创新成果荣获公司级与市级荣誉。在班组管理中,他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与实操考核。他积极学习钻研技术,提升专业素养。他和徒弟荣获淄博市百对优秀师徒称号,个人被评为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个人。

 

曹红光.jpg

曹红光:复杂制剂无人区的探路者

曹红光,男,中共党员,1980年1月生,硕士学历,高级工程师,2023年8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新型高端制剂研究室副主任。不惧挑战,探索空白领域。他凭借在复杂注射剂领域十多年的经验,搭建了公司首个复杂注射剂制剂技术平台,启动首批多肽类长效药物研发工作,立项长效注射剂4项,医疗器械项目1项。斗志昂扬,冲进行业前列。他带领团队盯住问题,夜以继日迎难而上,仅用了一年半时间,2个多肽类长效药物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进入中试阶段。潜学钻研,发挥榜样力量。通过自身持续学习,他本人发表论文10篇,参编著作2部,发表专利14项,参与药典标准制定1项。

 

邢艳芳.jpg

邢艳芳:匠心铸品质 创新求卓越

邢艳芳,女,中共党员,1981年6月生,硕士学历,高级工程师,2012年10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GMP与标准管理办公室主任。勇于创新,升级体系。她首创公司毒理学数据库,主导建立多个验证模板、管理制度及B证体系,工作效率及规范性不断提升,推动质量体系创新升级。追求卓越,接轨国际。带头通过65次国内检查和11次国外审计,建立动态化法规监控机制,为企业质量提升和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甘于奉献,薪火相传。工作中她冲锋在前,用专业与担当诠释“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她倾力培养年轻技术骨干,为其它部门输送3名技术人才。

 

孔祥东.jpg

孔祥东:设备运行的“硬核”守护人

孔祥东,男,1972年8月生,中专学历,2014年2月进入晶瑞包装,现任纸板车间电工。24小时在线的“设备急诊医生”。在生产高峰期,即便刚下夜班,只要设备突发故障,他总是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经验,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并高效维修。年均处理120余次“设备急诊”,确保生产线停机时间不超过2小时。技改创新的“草根发明家”。他立足岗位实践,凭借扎实的电工专业知识,成功攻克设备开机环保预警技术难题。他紧盯生产细节,对配胶岗位胶泵加装延长计时器,创造性地将定时打胶与液位控制器相结合,不仅减少打胶次数,更有效降低设备损耗。他每年开展10余项“小改小革”,累计降低生产成本数十万元。

 

p武雪朋_副本.jpg

武雪朋:攻克膜材核心技术 加速企业多元发展

武雪朋,女,1996年2月生,硕士学历,工程师,2021年4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永聚科技技术中心功能膜研究室副主任。主导核心研发,打造产品标杆。她主导完成高阻隔膜及复合膜研发项目,带领团队完成6款复合膜、3款输液膜产品的研发及登记申报。其中3款产品成功转“A”,加快公司多元发展。勇挑调试重担,确保设备交付。2022年为确保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套蒸镀设备顺利通过确认,她连续30天住在设备厂家参与调试,最终顺利完成交付确认。重视知识产权,护航创新成果。她先后参与完成《真空镀氧化硅超薄聚酯膜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电子束真空镀膜设备》等10余项专利撰写,为创新成果助力添薪。

 

侯海坤.jpg

侯海坤:以专业引领发展  用担当承载使命

侯海坤,男,中共党员,1986年10月生,硕士学历,工程师,2016年2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普瑞森医药技术中心副主任兼血液净化研究室主任。钻研血透技术,实现创新突破。他主导研发多款国内首创血透产品。面对“新处方血液透析浓缩物”临床试验挑战,他全力以赴、扎实论证、精准应对,推动产品顺利获批。开辟腹透领域,完善产业布局。他敏锐把握行业趋势,牵头研发腹膜透析系列耗材,推动“耗材+药品”协同创新,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关注器官移植,校企合作发展。他勇拓器官移植新赛道,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力求创新突破。

 

孙栋2.jpg

孙栋:工艺改造先锋 降本增效能手

孙栋,男,1989年10月生,中专学历,2007年进入金恒宇,现任印刷车间印刷主操。他全身心倾注于印刷岗位,保持“吾日三省吾身”工作态度,勤学善思、苦干实干,专注印刷设备钻研与工艺改进。他参与3 次印刷工艺技术改造,食品礼盒印刷从6色优化为5色,实现从两次印刷到一次成型,生产效率提升50%,成本费用降低20%;精品酒盒由丝网印刷工艺改为 UV 逆向印刷,生产效率提升60%,生产成本降低20% ;四色叠印改为专色印刷,攻克了字体不清晰和印刷色差难题,使印刷色彩更加饱满,生产效率提高20%。他还积极投身环保印刷技术研究,在减少有害物质排放方面成果显著。

 

黄德靖.jpg

黄德靖:青衿砺剑开新局  技术领航扬风帆

黄德靖,男,1995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2019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606车间工艺主任。2022年,他作为第一批项目先锋兵投身于车间建设中,全面参与工艺、设备等重点工作,为车间通过GMP检查作出重要贡献。自动化领航者,提升生产质效。他主导推动自控系统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车间自动化控制率超过85%,达到国内同行业一流水平。工艺革新专家,攻克技术难题。他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产品技术攻关,在稳定硫辛酸含量、降低硫辛酸溶剂残留以及提升左卡尼汀收率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上均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p巩志廷.jpg

巩志廷:培养基“培养”出的齐鲁工匠

巩志廷,男,1987年11月生,硕士学历,工程师,2017年7月进入齐都药业,现任生物医药事业部生物培养基研究室副主任。百日攻坚创佳绩,从无到有迎突破。2022年,面对业务需求紧迫、经验匮乏、人员紧张的情况,他带领团队“百日攻坚”,一天当成三天用,一年内上市8款经典培养基。技术创新解难题,突破封锁铸精品。2023年,他带领团队昼夜攻关无血清培养基配方难题,查阅百余篇文献,筛选百余种原辅料,建设配制灌装系统,最终实现首个无血清培养基产品(培美优®)上市,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的突破。2025年,他与团队持续创新,深耕细胞治疗培养基,拓展重组蛋白、抗体及辅助生殖领域,对标国际补短板,全力打造“药品质”培养基国际一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