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本次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从2023年到2025年,“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已作为主标题连续三年使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是一切安全工作开始的基础,是建设齐都药业“一体两翼三支撑”特色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
副标题从去年的“畅通生命通道”更改为“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则是从防控重大人员伤亡的具体措施又回归到了广义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很多重大事故的发生都是身边安全小隐患导致。一个小小的烟头,能引起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一块不起眼的焊渣,能引起凯信达商贸发生特大火灾,造成42人死亡。一次不经意的违章,能引起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造成31人死亡。只有克服松懈麻痹思想,把隐患当作事故来看待,才能防祸于未萌。
灾难从来都不是假想敌,隐患由不得半点姑息和放任。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一方面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一是细化责任,明确班组、车间、公司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的范围和频次。二是明晰流程,实现“发现→报告→整改→验收”全流程隐患闭环管理。三是有保障措施,通过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应急演练等教育培训,让隐患排查参与人掌握必需技能。一方面要从真从严从细开展隐患排查。一要有的放矢,强化关键装置、重点部位、非常规作业等高风险环节检查力度和检查频次。二要群策群力,通过岗位自查、员工互查、班组长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综合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实现全员参与,共筑防线。三要善用工具,在运用安全检查表等常规方法基础上,与时俱进利用ChatGPT、豆包等AI工具辅助开展隐患排查。
比查找隐患更重要的是治理隐患。治理要“快”,迅速消除隐患滋生为事故的土壤,确保“小隐患不过班,大隐患不过天”。不能立即解决的,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治理要“准”,看破隐患表象,深究隐患原因,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或管理流程,不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乱账。治理要“狠”,对于不落实流程、不履行职责的行为,要严防破窗效应,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坚持依规严肃处理。治理要“毅”,不要幻想一劳永逸,要回头看再治理,持续改进,提升永无止境。
最好的应急是预防,风险不控,隐患不除,事故不止。人人不忘安全,时时想着安全,处处抓着安全,有隐患及时消除,有问题立即整改,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切实保障自己的生命与健康,才能不辜负家人的期盼与希望,才能共同筑牢企业发展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