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企业管理总第254期 >2025-06-30编印

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康的“体检师”
刊发日期:2025-06-30 阅读次数: 作者:审计部 付晨晓  语音阅读:

“内部审计”常让员工联想到查账。实际上,内部审计不仅仅是找问题的“显微镜”,更是规范经营的“守护者”,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体检师”。

内部审计:企业的特殊“体检师”。内部审计不同于财务对账,它是通过系统化方法评估企业运营的“全科医生”,就像体检确定评估企业运营是否健康。集团审计部定期对集团各企业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不仅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更涵盖业务流程合规性、风险防控有效性等维度。

内部审计:日常工作的“守护者”。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关系着审计结果。一是防止“跑冒滴漏”,保障资产安全。通过审查工程项目、采购流程等,防止资源浪费和舞弊行为。例如,工程审计通过精准核价与过程管控,核减不合理成本。二是强化风险防控,实现稳健运营。通过评估风险,帮助企业提前规避政策违规或财务损失。例如,业务招待费专项审计,进一步明确费用报销责任到人,完善修订内控制度,全面提升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三是推动管理优化,助力健康发展。审计不仅查病症,更是开药方治根本。例如,通过审计发现了企业在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工程项目等方面的风险和漏洞,对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此外,审计部推行“督查+清单”整改模式,建立闭环整改机制,确保企业风险防控体系高效运行。

管理层与内部审计:战略指导与执行力的结合。管理层在内部审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提供了战略层面的方向指引,又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执行力度,进而确保审计成果有效转化。集团内审工作以管理层战略框架为指引,锁定核心业务审查方向,聚焦关键风险领域和价值创造点,增强审计工作的有效性。结合集团督查行动,加速解决历次审计发现的难整改、未整改问题,促使各单位重视审计结果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形成良性循环。战略规划与执行管控双轨驱动,使审计监督融入管理全流程,既强化风险防控的精准性,又提升战略落地的协同效率,有助于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员工与内部审计的良性互动。面对审计不必紧张,积极配合审计人员调取资料或回答问题就是最好的应对,完整保存工作痕迹就是最好的准备。例如,采购人员保留比价过程资料,质量人员规范填写检验记录,这些都是与审计工作的良性互动,更是构建企业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