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过去为鉴,方能开创未来。《辽沈战役》中每一项决定胜负的关键要素,都可以在原料药事业部管理中找到映射,从战略决策的精准性到团队执行的坚决性,从危机应对的韧性到协同作战的默契,很多细节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学习应用。
战略定方向。辽沈战役是全国解放战争的关键,锦州战役又是辽沈战役的关键。如何树立“打蛇打七寸”战略思维,如何精准把握全局视野下关键节点需要我们学习。我们要清楚把握原料药事业部五年发展规划重点,要时刻明确战略目标关键点。重要工作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避免关键问题出现偏颇。关键时候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造成满盘皆输。
执行见真章。塔山阵地上“人在阵地在”,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坚守阵地寸步不让。“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只有不够坚定的决心”就是对执行韧性的最好诠释。原料药事业部在技术突破、产品攻坚等方面要拿出魄力,拿出决心,更要拿出作为。
作风筑根基。解放军的令行禁止、信念坚定是“作风就是战斗力”的最好诠释。作风建设关乎生存,即使最终夺回了阵地,但是违反组织流程和纪律仍然要进行严肃处理。罗荣桓的一个主动握手,也彰显纪律和关怀的完美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践行“从严管理是对下属最大的关爱,严谨认真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理念,既要管理,也要关心。
协同生合力。辽沈战役中东北野战军、华北军区部队与地方武装的紧密协同,让我们认真考虑如何打破壁垒,加强事业部研发、生产、质量和销售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全局一盘棋,事业部的高速运转必须建立在“目标一致、信息对称、责任共担”协同文化的践行上。
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是辽沈战役中凝结的战略思维、执行能力、纪律意识和协同智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应用。对于原料药事业部而言,我们要把历史经验转化为现实行动,让每一次的战略决策蕴含“锦州思维”,每一轮攻坚都具备“塔山精神”,每一个操作要严守“纪律底线”,每一项协作体现“全局意识”,在原料药领域的激烈竞争中,打赢我们这代人的“辽沈战役”,推进齐都药业原料药板块高质量发展。